新闻资讯

吉利汽车披露2024 ESG报告:从中国方案到全球标准,吉利重塑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向绿色、智能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的ESG(环境、社会与管治)表现愈发受到投资者、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明确强调了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相关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标杆企业,吉利汽车始终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内核。4月28日,吉利汽车发布了2024年度ESG报告, 披露了甲醇燃料商用车批量落地贵阳、杭州亚运会等标志性成果,智能化成果由投入期逐步进入了收获期,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

  

  一、聚焦技术突破,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双引擎驱动

  中国汽车行业正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智能化技术正在重构用户体验,2024年,L2级辅助驾驶在国内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5.7%,预计2025年将接近65%。除此之外,智能化正在成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突破口。作为行业转型标杆,吉利汽车在此前披露2024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达到了88.8万辆,同比增长接近92%,并于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ESG报告中披露了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相较2020年基准下降18%、核心供应商绿电使用率超50%等硬核数据,展现其技术战略的三大核心逻辑:智能化降本增效、技术化多元突围、循环经济发展。 

  
  1. 全域AI智能化布局: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碳中和”与“智能化”双重革命驱动下,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已从单一产品性能转向“技术生态+碳效管理”的系统化能力。吉利汽车2024年构建的全域AI智能化布局,覆盖“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更通过星睿智算中心与750万辆L2+智驾车辆数据池,实现AI技术与减碳目标的深度耦合。

  相较于主流市场的“纯电+端到端算法”的单一路径,吉利构建了“多元能源+全域智能”的协同创新体系。依托雷神EM超级电混技术和甲醇重卡显著提升混合动力车型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在重载运输、电网调峰等场景形成独特优势。吉利汽车通过构建“智能汽车全域AI “技术体系,致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感、可持续成长的原生“出行智慧生命体”。基于此开发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 数字底盘、Flyme Auto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最新的 AI 技术成果,将逐步在吉利新车型上普及应用,通过例如AI智慧能量管理等方式实现车辆能耗优化,持续提升消费者的驾乘体验,有效减少碳排放,形成“技术降本-用户体验-减少碳排”的正向循环

  2.多元化新能源技术:绿色转型的实践与挑战

  汽车燃料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选择趋势,除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以及甲醇燃料等清洁能源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其中甲醇燃料因其燃烧高效、排放相对清洁、绿色可再生等特性备受关注。

  未来,醇氢燃料有望在交通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作为全球唯一实现甲醇汽车量产的整车企业,吉利在贵阳出租车、杭州亚运会等场景落地超4万辆醇氢电混车辆,验证其技术可行性。但目前商业化推广仍面临挑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置普及和国际认证缺失方面。对此,吉利协同生态伙伴一起打造制-运-储-用的醇氢生态,目前这个生态形成了以醇氢汽车为核心,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3.循环材料的“成本-效益”天平

  除开发清洁新燃料,循环经济在碳减排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鼓励企业采用轻量化、绿色材料和循环利用技术。2025年《 *** 工作报告》更是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再生材料的使用,以此来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吉利将自然资本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积极开展自然资本管理,引领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进。吉利银河E8、领克Z20等车将零部件循环材料添加比例达成“20%循环钢、30%循环铝、25%循环塑料”的使用。

  二、三端协同发力:全产业链减碳的“吉利方程式”

  面对这一挑战,吉利汽车从车辆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将减排责任和措施贯穿整个产业链。从“单车减排”到“全链脱碳”,吉利通过制造端、供应端、使用端的系统化协同,构建了一套可复制的减碳模型。

  在制造端,吉利汽车通过自然资本项目评估研究,形成了《整车制造基地自然风险与机遇管理报告》,构建《整车制造基地自然受益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100%整车制造基地开展自然受益管理成熟度评价。目前吉利已拥有1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无废工厂,2024年整车基地水资源消耗密度下降1.6%、危废产生密度下降7%,100%整车基地通过ISO14001外部认证。

  在供应端,吉利推行绿色供应链的“硬约束”。2024年,吉利核心供应商绿电使用率均超50%,并实现1.5万吨循环钢、5000吨循环铝的规模化应用。吉利通过自主研发的碳管理平台“吉碳云”,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碳排放核算、减排方案制定及技术支持,覆盖超过1,600家合作伙伴。

  使用端方面,银河E5等车型通过AI能耗优化提升续航15%,但充电桩覆盖率与电网调峰能力仍是普及瓶颈。对此,吉利加速布局“光储充换”一体化站,并与国家电网合作试点V2G(车网互动)技术,将新能源汽车变为移动储能单元。

  通过全价值链碳足迹管理,吉利构建了从产品设计到终端交付的闭环减碳体系。将脱碳目标转化为技术参数和采购标准的实践,让单辆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形成可量化的绿色竞争力。MSCI最新ESG评级将吉利评级上调至AA级(中国车企更高),特别强调其“供应链碳管理颗粒度达到Tier2层级“的突破性。

  

  三、行业启示:从企业实践到产业范式升级

  吉利的ESG实践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了三重启示:吉利快速响应《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将甲醇汽车纳入国家试点,通过AI降本与品牌高端化实现商业闭环,证明ESG投入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在生态构建方面,吉利正在探索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的发展路径,逐步实现“电池-材料-整车”的全链路循环;在技术投入方面,避免技术路径依赖、过度押注单一技术,保持混动、纯电、氢能的均衡投入,同时面临严苛的国际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区域化数据本地化方案。

  “吉利的真正突破,在于将ESG从成本项变为增长引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AI降本增效、循环经济创收等,吉利的ESG实践已超越合规层面,进化为驱动盈利的第二曲线。2025年吉利将继续在实现甲醇国际标准突破、进一步建成城市换电 *** 等方面发力,或将成为全球汽车业ESG转型的“中国方案”输出者。

  • 特斯拉在加州电动车市场份额跌破50% 产品老化与言论争议成主因
  • 中国贸促会:有近50%的外贸企业表示将减少对美业务
  • 徐州沛县一村委会因无资质处理固废,被环保部门罚款19万元
  • 这简直是疯了!特朗普前顾问博尔顿称滥施关税将反噬美国
  • 今年五一假期出游人群规模预计比去年提升8%,哪里最热门?
  • 金砖国家召开经贸联络组第二次会议,强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 英国首相斯塔默与特朗普讨论贸易问题
  • 欧洲央行将存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 符合预期
  • 西班牙首相提醒:关税是暂停90天,不是取消
  • “一城双白金”就在脚下!这场半马将以最高标准打造
  • “体制内”出身的张亚东辞任绿城掌门人
  • 昨夜今晨国际外盘头条一览_2025年4月24日_财经新闻
  • IPO雷达|15年间四冲上市,做中药饮片的新荷花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 努比亚Z70S Ultra摄影师版发布
  • 守护体面的保洁员,何时能获得体面?|离题
  • 燕之屋找王石代言528元一碗的燕窝想解决什么问题?
  • 文化中国行|兰缘盛荟正当时广交会嘉宾的国风一日游
  • 美乌签署协议建立美乌重建投资基金
  • 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的经济支持率下降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从“四稳”出发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 苹果CEO首次透露关税影响:若税率不变成本将增加9亿美元
  • 纯白色石英砂滤料商品报价动态(2025-04-12)
  • 乌克兰基辅遭大规模袭击,已致12人死亡
  • 整合升华现行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首次亮相
  • 河南公示:郑州市副市长胡军拟任省辖市委副书记
  • 真是难得,日本“最强硬警告”美国
  • 以色列要绕开美国打伊朗?
  • 直通部委 | “五一”假期小客车上高速免收通行费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
  • 汉斯·德克斯:我们正在共同塑造“数智未来”
  • 美联储公布大型银行压力测试改革计划 征求公众意见
  • 黄宾虹诞辰160周年|一次宾翁精品的大集结
  • 单结硅光伏电池“终极”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应用
  • 人民论坛漫评 | 闽山闽水育茶香
  • 历时约4小时,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结束会谈
  • 机器人马拉松“跌倒” “大脑与小脑”融合“吃饱”
  • 一见·这435毫米,何以牵动两国的关切
  • 和机器人一起逛龙华庙会
  • Yole报告:中国激光雷达品牌占据92%全球市场份额
  • 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因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被行拘
  • 自营投资拖累业绩 财通证券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 基本面 | 全年PPI同比下降3%,12月跌幅收窄0.3个百分点
  • 日本网上疯传“4·26东京湾8.3级大地震”
  • 新兴市场强劲开局后,投资者将目光转向全球增长
  • 五一假期顺风车出行需求有望突破1亿单
  • 周杰伦演唱会480元票只能看大屏冲上热搜,猫眼回应:开售时已说明,该区已售罄
  • 大宗商品综述:油价连续第二周下跌 金价再创新高 铜价上涨
  • 【专访】刘培林:“投资于人”,国家要确保没有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前瞻“十五五”①
  • 华泰证券:以内部确定性为配置锚
  • 关税暂停无力回天 难以阻止投资者撤离美国资产
  • 欧洲央行再次宣布降息: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
  • 美国消费支出增长 家庭选择在新关税到来前大举支出
  • 中旭未来盘中涨超14% 世纪华通业绩亮眼推动公司股价大涨
  • 疼痛管理“童”样重要,解读围术期疼痛管理
  • 《道格拉斯被取消了》,复仇爽剧背后未完成的是什么?
  • 基本面 | 2023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增速连续三月回升
  • 汽车早报|上海徐汇区、临港集团与奇瑞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丰田旗下日野汽车拟同三菱扶桑卡客车合并
  • 基本面 | 央行连续14月超额续作MLF,利率不变
  • 卫生巾品牌“绵绵的羊”回应产品质疑:未发现有害物质或系统性质量问题
  • 白宫证实:特朗普正研究是否解雇鲍威尔
  • 乍嘉苏改扩建项目迎来新进展!预应力管桩首件施工顺利完成
  • 广西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安洪已兼任合浦县委书记
  • 一小型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坠毁,已致3人死亡
  • 欧盟或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中国车企入欧加速破局
  • 欧股开盘普涨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22%
  • 海警巡航时海豚围舰艇嬉戏,专家:证明海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 视频丨扛不住了?特朗普:对中国关税将大幅下降!我们会对中国很好,中美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海南机场拟超23亿元收购美兰空港控股权,进一步聚焦机场主业
  • 欧元区国债收益率走势持稳 市场等待4月PMI数据
  • 2025五一档首日电影票房破亿
  • 汇洲智能(002122)被立案,股民索赔分析
  • 主持人张泽群否认被央视开除
  • 环球支付公司以 220 亿美元收购世界支付公司
  • 依托空域优势,浦江镇将建设上海首个“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区”
  • 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嘉实从第4降至第5,华夏博时规模缩水300亿,中欧富国景顺长城逆势增长,国联排名暴跌5位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一季度1.63亿人次出入境,同比上升15.3%
  • 文化体验+商业消费+服务创新,上海搭建入境旅游新模式
  • 问界智能增程行驶总里程超124亿公里,超74%用户激活智驾
  • 首次!突破4万亿!
  • 特朗普:我不想炒掉鲍威尔,都是媒体瞎说
  • 美国4月制造业活动进一步萎缩,因关税不确定性加剧
  • 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不认同特朗普迅速推动其政治议程的激进行为
  • 连续两日施压,特朗普为何着急让美联储降息?
  • 特朗普打击美国名校 威胁到公司债市场中的一个小避风港
  • 国际观察|韩国在政局多重不确定性中迎接总统选举
  • 新科世界冠军!雨果4比1战胜林诗栋,首夺世界杯男单冠军
  • 月薪3万文科友好,“AI训练师”真有那么赚?
  • 苹果股价连续反弹,市场在押注iPhone获得关税豁免吗?
  • 4月12日:玉米价格最新行情
  • 南十字星照亮天地
  • 中汽协: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确保用户清晰区别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
  • 美债果然是日本人砸的?4月前两周,日本机构狂卖超200亿美元外债,规模创20年新高!
  • 法治日报调查直播间“杀熟”乱象:熟客越买越贵,举证难维权不易
  • 沃尔格林就违规开具无效阿片类药物处方的指控达成和解,将支付 3 亿美元
  • 福建南平下冰雹了,当地应急局:没有接到特殊情况
  • 高通财报重燃关税担忧 盘前股价大跌逾5%
  • 中电联张晶杰:电价机制发展机制应该与时俱进
  • 受特朗普关税冲击 美国航空业寻求豁免
  • “我的铁路风景”跃动钢轨上的文化脉搏
  • “特朗普衰退”引爆美国社交媒体新风潮:学习如何过好苦日子
  • 合法居民被误驱逐到萨尔瓦多,但美国政府无意将其带回
  • 花开之处,便是故地
  • 9米长林肯车开进安徽“皖南川藏线”致拥堵数小时,车主回应争议称配合调查
  • 两部门:到2027年,在难以满足电网快速调节需求的地区,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快速变负荷能力的煤电机组
  • 近千座寺院、佛塔在强震中受损,“多灾多难”的缅甸文化场所何去何从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