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猜想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以往一般全国两会召开后,全年经济政策基本定了下来,很少调整。但今年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3月中旬决策层就提出“适时推出增量政策”。此次政治局会议的基调也是如此,首要的仍是推动既定政策落实,比如加快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及适时降准降息,其次才是“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和今年 *** 工作报告的部署相比,此次 *** 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有一些新增政策落地,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比如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随着形势进一步明朗及 *** 债发行加快,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方面还将有新的增量政策推出。

其中,“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参考历史经验看,此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由央行PSL(抵押补充贷款)支持政策性银行创设金融工具,投向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

政策性金融工具如何运作?

此次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历史上看,比较典型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有2015年-2017年推出的2万亿专项建设基金、2022年推出的74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二者均由政策性银行筹资投向特定领域。

具体运作上,专项建设基金由国开行、农发行发债筹资注入专项建设基金,专项建设基金再以资本金形式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轨道交通等基建项目,其中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审核,中央财政进行贴息,补贴后融资成本在1.2%左右。随着财政不再贴息、地方 *** 不得为项目提供担保,专项建设基金在2017年后淡出。

2022年疫情冲击下,稳增长压力加大,当年6月29日召开的国常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中央财政按实际股权投资额予以适当贴息,贴息期限2年。最终当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达到7400亿元,是当年最为重要的增量政策之一,另一项增量政策为盘活5000亿专项债结存限额。

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相同的地方在于:均以基金的形式入股项目,所投项目大多为基建项目,中央财政进行贴息。

不同的地方在于:专项建设基金只有国开行、农发行参与,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进出口银行也参与进来;专项建设基金由政策性银行发债筹资,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除了发债之外,政策性银行还通过PSL筹资

央行《2022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为发挥金融对有效投资的支持作用,运用PSL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设立金融工具和提供信贷支持。

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2月后PSL一直表现为净偿还。但2022年7月-11月大规模新增,截至2022年11月底PSL余额为3.7万亿,相比2022年6月增长5500亿元。

此次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置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部分,预计央行仍可能通过PSL支持政策性银行设立相关工具。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PSL余额为2万亿,相比2024年初已下降1.4万亿,主要因为去年以来市场利率走低,政策性银行发债归还了部分前期利率较高的PSL。随着新工具的设立,后续PSL余额可能继续走高。

用途上,此次会议要求“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对比来看,国开行、农发行对基建业务较为熟悉,未来二者如何通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好地支持前述三项领域仍需探索。不过进出口银行长期经营外贸领域的信贷业务,对支持外贸较为熟悉。

在2015年-2017年,国开行、农发行分别通过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入股具体项目;2022年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分别成立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进银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入股具体项目。

后续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否还以基金形式投向具体领域仍需观察:如以基金的方式,会不会再新设基金公司?如不用基金的方式,会不会直接用信贷的方式,比如从央行获得PSL资金后直接贷给特定领域主体?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年份,政策性金融扮演着稳增长的角色,兼具金融和财政的特点,中央财政对相关工具也进行贴息,起到杠杆撬动作用。此次会议也表示,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预计中央财政可能还会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进行贴息。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此次 ***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创设消费相关的再贷款市场已有预期。此前的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此次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设立的再贷款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意味着支持消费的再贷款主要是支持服务消费。消费可分为实物消费、服务消费两大类,前者涉及有形物品的购买和使用,比如食品、衣服、电子产品等;而后者则更侧重于无形的服务体验,比如教育、医疗、旅游等,养老也是服务消费的一种。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期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打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

按照此次会议部署,设立再贷款支持服务消费也是举措之一。过往央行再贷款一般通过银行投向企业主体,预计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最终也将投向企业主体,以增加优质供给,为扩大服务消费打好基础。

和过往央行设立的再贷款一样,预计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仍将采用“先贷后借”的机制,即金融机构先向企业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再向央行申领再贷款资金,该模式将再贷款审批关口前移,实现了对重点领域的精准滴灌。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4月央行创设了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持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总额额400亿。普惠养老再贷款后续可能会整合到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进行统一管理。

此次会议还表示,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市场对此也有预期,潘功胜3月6日表示,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实际上,非金融企业在债券市场上发行科技创新债已持续多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425日非金融企业科创债余额已达1.9万亿,占信用债存量的5%。

界面新闻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在债市“科技板”推出后,非金融企业可继续发行科创债,发行主体可能进一步拓宽。短期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科创债发行规模或放量,长期则要建设好高收益债市场。

“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建设是提升众多中小民营科技型企业科创债融资可得性的关键一环,应总结并借鉴境外高收益债市场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中证鹏元研发部资深研究员高慧珂表示。

  • 突然爆发!20CM涨停!大消费板块逆市走强,航天军工板块跌幅居前
  • 4月份全国9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极值
  • 和朱啸虎唱反调,高工预测203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破千亿
  • 澳新银行:预计新西兰央行将降息至2.5%以促进经济复苏
  •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关于中央政治局会议的3个问答参考
  • 诺斯罗普格鲁曼一季度利润腰斩股价暴跌 B-21成本超支拖累业绩
  • 单日接待200多家!关税风暴下机构扎堆调研跨境电商股,企业:短期承压但不改长期价值
  • 加拿大财长:加拿大需要抗击美国关税
  • 日本乒乓名将丹羽孝希因赌博被禁赛6个月,曾获奥运男团银牌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完成坞内起浮
  • 因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绿地控股集团等被执行超11亿元
  • 李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龚正会见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市长穆尔塔扎·瓦哈卜、巴西圣保罗市市长里卡多·努内斯
  • 分析师:比特币或可充当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对冲工具
  • 战胜“药王”的康方生物去年成功卖药20亿
  • 【专访】《阳光照耀青春里》监制饶晓志:不消费特殊群体,用平常心拍出尊严与诗意
  • 新华视点|2025年消博会现场直击:多国企业共同开启买买买卖卖卖模式
  • 午盘:美股维持涨势 纳指上涨2.8%
  • 尹同跃自曝智界亏损,不满意定价,余承东当面回应!
  • 【专访】周密:加强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降低特朗普极端关税影响
  • 猪事邦||4月12日猪价汇总(“二育”升温,北涨南稳!)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讲师李玮玮逝世,终年45岁
  • 读科学发展的壮丽史诗,也读普通人的传奇
  • 独家 | 瑞幸咖啡高层人事变动:郭谨一不再担任董事长,大钲资本黎辉接任
  • 商务部24日下午将举行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情况
  • 白云山制药需要新“爆款”
  • 张亚东操盘绿城6年辞任,中交系刘成云接棒董事会主席
  • 美欧贸易谈判进展甚微 欧盟预计白宫将维持大部分关税不变
  • 特朗普:若俄罗斯或乌克兰对达成协议推三阻四 美国就会“撒手”
  • 海南一季度GDP为1904.17亿元,同比增长4.0%
  • 国货香水大战白热化:仿香、比价、下沉
  • 农业农村部:把住能繁母猪存栏量“总开关”,引导养殖场户优化母猪存栏结构、合理控制产能
  • 日韩股市低开 日经225指数低开0.5%
  • 原油:WTI上涨 美国可能对伊朗施压叠加金融市场总体反弹
  • 政策助力破局,4岁罕见病患儿在上海注射国内未上市进口药
  • “关税措施非法”,美国12州起诉特朗普政府
  • 中改院与世界自由区组织联合创办世界自由贸易论坛
  • 近千座寺院、佛塔在强震中受损,“多灾多难”的缅甸文化场所何去何从
  • 格力电器:将继续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有5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 4月20日增减持汇总:暂无增持 天禾股份等4股减持(表)
  • 国际锐评丨美方纠错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
  • 现货黄金突破3300美元!信用卡、消费贷“炒金”冒头
  • IBM计划未来五年在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
  • 证券从业者热衷考公考编,一年多来2.4万人退出
  • 历史新高,金饰价格涨破1000元/克
  • 何立峰会见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黄仁勋:欢迎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 申花迎来中超三连胜,这一次终于零封对手了
  • 纽约汇市:英镑升至2022年以来最强水平 日元和瑞郎双双跃升1%
  • “不排除对话可能”,普京对乌克兰释放信号
  • 宁波银行减员2233人,九位董监高年过六旬
  • 上海“小阳春”土拍激战:大华、绿城勇夺“地王”,象屿67亿再入闵行
  • 特朗普再次力挺海格塞斯 前五角大楼官员透露防长像“双面人”
  • 大幅加仓美的、茅台,买入小米,银华基金李晓星:看好港股与A股消费股
  • 投教·保险|门槛100万,《蛮好的人生》里的保险金信托是什么?
  • 十大机构看后市:大冲击下新格局 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经见到 大门敞开、奉陪到底
  • 乌代表团抵美,就美乌矿产协议进行新一轮谈判
  • 美国运通公司收益超预期 股价却仍下跌
  • 美国据悉推动数周内实现在乌克兰全面停火 预计很快取得进展
  •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升破7.26关口
  • 安踏收购狼爪,展露进攻中国大众户外市场野心
  • 不朽诗篇的现代重生,意大利音乐剧《神曲》将来华15城巡演
  • 中金:维持安踏体育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20.92港元
  • 颖通控股IPO再进一步,但仍有隐忧待解
  • 谷雨首个快闪空间亮相上海,蓝瓶咖啡跨界联名Marimekko|是日美好事物
  • 小摩:升建设银行目标价至7.9港元 续予“增持”评级
  • 韩国法院将重审李在明案,韩德洙入局能否为大选带来变数?
  • “术中离场”事件持续发酵,国家卫健委宣布对肖某引发舆情问题开展调查
  • 美联储主席警告:特朗普关税政策“极有可能”推高物价
  • 2万平方米的展台,藏着上汽集团重回冠军的决心 | 2025上海车展
  • 诺和诺德赢得重大法律胜利:多款仿制版“减肥神药”被禁售
  • 世行前副行长:中国有能力打持久战,反制美国关税凸显反对单边主义立场
  • 美方:想谈,中方:正在评估
  • “天链”继续上新!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5星
  • 五粮液2024年营收近900亿元,毛利率82%,市场营销体系大变革之下一季度合同负债多了一倍
  • 特斯拉一季度在欧洲销量全线暴跌,德国等市场跌幅超50%
  • 抖音“黑马”柳丝木靠50元的主力产品,一年卖出15亿
  • 美国200多名高校校长发联合声明,反对美国政府越权
  • 欧洲债市:欧洲债券上涨 意大利债券在信用评级被上调之后领涨
  • 欧洲3月份新车销量增长2.8%,纯电销量飙升23.6%
  • 澳门将积极研究琴澳联通新通道
  • WTO警告全球货物贸易将萎缩,但亚洲进出口增长
  • 算法到底该不该为“信息茧房”背锅?
  • 黄金ETF资金流出 表明金价涨势正在减弱
  • 【地评线】金羊网评:“China Travel”风靡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璀璨绽放
  • 鲜花妆上海,花香荟申城!2025上海国际花展开幕,龚正出席并启动花展
  • 叶辛秦文君进校园推广阅读
  • 体坛联播|巴萨12轮不败领跑西甲,C罗双响打进933球
  • 降幅收窄!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5.9万对
  • 全球最大汽车板供应商宝钢股份:汽车工业加速转型中材料商如何共舞?
  •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省长王新伟赶到辽阳火灾事故现场指导善后处置工作
  • 河南省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杰接受审查调查
  • 突发,智利锂业巨头暂停出售计划
  • 消息称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上市
  • 巴黎奥运后红土首秀落败 郑钦文止步马德里站次轮
  • 巴菲特股东会来袭:股神这一年干了点啥事
  • “名额5分钟抢完”,一场花费上万元:越野赛凭什么这么火?
  • 著名文学评论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蓝棣之逝世
  • LV路易威登美妆中国首店或将落地南京德基
  • 我在迪拜做科创
  • 再不买周大福,可能就要买不起了
  • 欧元信用违约保险成本降低,分析师:微软Meta亮眼业绩缓解市场对AI担忧
  • Eni向KKR出售生物燃料子公司股权套现36亿欧元
  • 一季度新冠确诊超11万例致12人死亡,整体仍处较低流行水平
  • 万科2024年营收3431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开债已兑付
  • 关键词: